近日,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邓佳、何霞红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领域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9.8)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团队以“Carboxymethyl cellulose-induced Cryptococcus laurentii improve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regulates phenylpropane and reactive oxygen metabolism in grapefruit”为题,报道了在葡萄柚采后病害防控方面的重要突破。

葡萄柚果肉酸甜多汁、营养丰富,果皮更富含多种具有抗炎、抑菌和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因此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然而在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绿霉病的侵染常常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团队通过实验发现,羧甲基纤维素诱导的罗伦隐球酵母不仅能有效抑制病原菌侵染,还能激活葡萄柚自身的防御机制。转录组分析显示,经72小时羧甲基纤维素诱导的酵母处理后,酵母生长和拮抗能力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果实病斑直径和发病率明显降低。进一步研究揭示,这一处理方式通过促进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关键酶的活性,增强了苯丙烷代谢,并积累了相关次生代谢产物;同时,羧甲基纤维素诱导的酵母还激活了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并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少了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积累,从而有效维持了葡萄柚采后的高品质。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林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杨乐,通讯作者为邓佳、何霞红教授。近年来,邓佳、何霞红教授团队围绕云南特色经济林资源,持续开展果品采后贮藏、功能因子挖掘和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后发表于《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国际顶级期刊及国内《食品科学》等权威期刊,为推动特色林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
(图/文:邓佳/初审:邓佳/复审:施蕊/终审:苏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