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English|

国际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合作 -> 国际平台 -> 正文

林学院国际科技特派员介绍

发布日期:2025-09-15

李旦:致力于推动云南省与马来西亚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繁育领域的合作。与玛拉工艺大学携手开展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引进先进技术方法结合当地条件特性,探索繁育环境条件与技术参数以提高种苗成活率和繁育效率。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分享成果经验,并为该校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培训,推动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水平,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影响力。

徐进:依托与泰国皇家森林部前期合作基础,协助解决泰国咖啡病虫害防治新问题。通过调查病虫害种类及流行规律,共建示范基地解决关键防治技术,制定绿色综合防治方案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影响。开展防控及农药知识培训输出我国经验,总结成果向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输出中国先进技术,营造美好生态环境。

孔雷:针对越南森林可燃物载量监测精度、效率、经营水平较低现状,在越南国立林业大学实训基地构建监测与经营实验基地并开展技术示范工作。同时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引进越南优秀人才到滇合作研究,对越南森林火灾防控起到积极指导带动作用,促进我国森林火灾防控预警科研成果国际化。

刘蔚漪:响应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通过与越南国立林业大学合作推动竹产业发展。调查越南北部经济竹种资源情况,推广示范“云甜一号”,对当地从业人员进行高效培育技术培训实现可持续经营管理,加强两国竹类研究国际合作。提供竹类资源调查报告、技术和政策措施评估报告、高效培育技术模式并开展培训班。

张俊忠:计划在印度尼西亚北马鲁古省维达贝每年种植1000公顷棕榈林,预计每年增加4000亿印尼盾收入,极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土地利用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自然灾害风险,为当地百姓创造收入助其脱贫致富。

韩庆莉:依托与泰国皇家森林部城市森林管理处前期合作基础,协助解决雨树病虫害防治及城市绿化树木有害生物治理问题。建立监测点调查病虫害种类、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现有防治措施效果,制定绿色防控方案共建示范园,以生物防治为主多种措施结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通过宣传资料、现场培训扩展受益群体,输出我国园林树木保护经验,共同编写技术图册促进知识传播,向国际输出中国先进技术营造美好生态环境。调查雨树病虫害情况,指导建立防控方案,共建示范基地和服务平台,确保防控效果高于90%,培训技术骨干并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共同编写防控技术图册。

施蕊:面向东南亚国家泰国、老挝、越南等开展澳洲坚果林下套种咖啡、魔芋关键技术推广和应用。筛选适宜套种的优良种源、单株及无性系良种,研究形成配套关键技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进行线上技术培训,基于产业现状推广林下立体栽培模式,为林农增收、企业增效解决产业技术需求,通过示范基地建立推广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铺垫基础提升产业产值。